國企改革
Reform of state-owned enterprises
堅守主責主業 擔當服務使命
十堰糧油集團以“三個聚焦”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答卷
作者:彭中善 | 來源:辦公室 | 發布時間: 2025-03-17
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“安全堡壘”,近年來,十堰糧油集團圍繞十堰市委市政府“一主四優多支撐”現代產業體系,以“服務國家戰略、保障民生需求、推動高質量發展”為主線,全面履行國有企業政治責任、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。
2024年,十堰糧油集團以改革破題、用創新突圍,在筑牢糧食安全防線、健全應急保供體系、激活產業轉型動能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,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億元,工業總產值1億元,利稅400萬元,各項經營指標超額完成,改革發展成果顯著,為地方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注入強勁動能。
聚焦國之大者 筑牢糧食安全“壓艙石”
作為區域糧食安全的重要守護者,十堰糧油集團始終將政策性糧油儲備作為核心使命,以“數量真實、質量良好、儲存安全”為目標,構建全鏈條管理體系,切實扛穩糧食安全重任。
科技賦能,“智慧糧倉”提質增效。全年各級儲備糧儲存安全率達100%,科技儲糧覆蓋率、倉庫完好率均達100%。集團投入大量資金推進糧庫硬件升級,建成準低溫倉改造、監管信息化系統、基礎設施提檔工程三大項目,打造集出入庫管理、糧情監測、智能通風、視頻監控于一體的“智慧糧倉”。通過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測糧溫、濕度等數據,實現倉儲管理從“經驗型”向“數字化”轉變,為糧食長期安全儲存提供堅實保障。
制度筑基,“紅旗糧倉”創優爭先。建立“紅旗倉”流動評比機制,每季度開展倉儲管理大比武,激發職工創優爭先熱情。嚴格執行《糧油儲藏技術規范》,規范“四薄”填制和“一符三專四落實”流程,確保“四無”糧倉達標率100%。同時,建立質量全程追溯體系,嚴格把控糧食收購、儲存、出庫各環節,確保政策性糧食“調得出、用得上、保安全”。
服務為民,“恤農穩市”彰顯擔當。在糧食收購端,嚴格執行最低收購價政策,采取競價采購與敞開收購相結合的方式,保障農民收益;在出庫端,科學統籌出庫節奏,確保糧油市場價格基本穩定。軍糧供應堅持“質量零缺陷、服務零投訴”,全年配送合格率100%,部隊滿意度達98%以上。
聚焦急難愁盼 織密應急保供“防護網”
面對復雜多變的糧食安全形勢,十堰糧油集團以市糧食應急儲備保障中心為載體,不斷完善應急保供體系,提升快速響應能力。
體系優化,應急能力全面提升。建成“1+30”應急保供網絡,全年開展4次成品糧應急保供模擬演練,確保了成品糧常儲常新、調運順暢、保障有力。2024年,應急保障中心實現銷售額近2億元,同比增長33.3%;成品糧輪換銷售8000余噸,營業收入3700萬元,同比增長170%。目前,應急加工儲備保障中心(二期)面粉生產線已開工建設,項目建成后,將與現有大米加工項目以及成品糧應急儲備有機融合,補齊市糧食應急儲備保障中心面粉及食用油應急加工能力短板,提升糧油加工轉換能力和保供能力,進一步完善我市糧油應急加工儲備保障體系結構,增強我市區域應急物資保障水平。
軍民融合,服務效能持續提升。在保質保量完成軍糧供應任務的基礎上,積極爭取軍民融合項目建設。2024年,軍糧供應與民用應急物資共享倉儲資源,實現“一倉多用”,有效降低運營成本,提升資源利用效率。
聚焦改革突破 激活高質量發展“新引擎”
面對國企改革深化提升的新要求,十堰糧油集團以三項制度改革為突破口,推動企業從“管資產”向“管資本”轉型,激發企業內生動力。
機制創新,三項改革縱深推進。全年完成改革任務總體目標78%,在人事、勞動、分配制度上實現深層破冰。通過公開招聘職業經理人、推行全員績效考核、建立差異化薪酬體系,企業活力顯著增強。市堰糧農特產品開發有限公司作為改革試點,實施“揭榜式”經營,成功推出高品質“房縣黃酒”產品,進一步豐富十堰地區高端黃酒品類。
多元布局,產業轉型步伐加快。積極培育新產業,謀劃米粉生產加工和綠色低碳科技儲糧技術改造(糧庫分布式光伏建設)項目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;盤活閑置資產,通過開展糧食存儲代保管業務、招商入駐、企業內部租賃等方式,有效盤活企業閑置資產,創效增收。此外,牽頭成立十堰市糧食行業協會,統籌糧油產業資源,著力建設全谷物產業鏈,推動“產購儲加銷”一體化發展,助力全市糧油產業做大做強。
新征程上再出發。2025年,十堰糧油集團繼續深化國企改革,不斷規范十堰市糧食應急儲備保障中心運營,培育壯大糧油全產業鏈,為十堰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、打造全國糧食安全戰略新高地作出更大貢獻!
相關內容